1. <td id="iz1s3"><option id="iz1s3"></option></td>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講座

           近日,歷史文化學院舉辦“出土文獻與唐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榮新江教授、朱玉麒教授、史睿研究員,浙江大學歷史系孫英剛教授等應邀參會。我校數十名師生參與了研討。我校副校長韓東育教授致辭,歷史文化學院王彥輝教授、謝乃和教授分別主持會議。

          會上,榮新江作了題為“入居長安的西域胡人”的報告,利用多年搜集的西域胡人資料,討論他們在長安的居住坊里、從事職業、宗教信仰與婚姻關系等,展現他們社會生活的豐富面貌。孫英剛作了題為“貍貓為我守四方——《大云經神皇授記義疏》中的武則天”的報告,結合佛教觀念、讖緯、卦象等知識,討論敦煌出土載初元年(690)《義疏》,重新闡釋武則天政治宣傳的實情。朱玉麒作了題為“皇權陰影下的‘燕許大手筆’——《涼國長公主碑》的御書刻石與文本流傳”的報告,?北牡氖瘫九c文集本文字差異,討論碑文失載涼國公主第一次婚姻的政治背景以及唐玄宗御書碑文中體現的個人意志。史睿作了題為“顏真卿刺湖期間的詩文雅事與景觀塑造”的報告,討論2019年發現的大歷十二年四月顏真卿撰書《修梁吳興太守柳文暢西亭記》,從家學淵源、社會交往與循吏傳統等方面觀察碑文寫作蘊含的文化意義。

          10月24日至25日,續開三場學術講座。孫英剛講演“犍陀羅對中古史研究的意義”,討論佛教在犍陀羅得到革命性發展,早期中國佛教所接受的佛教文本,原文主要為犍陀羅語,遠較梵文佛經古老。結合圖像、佛典、語言與出土文獻,具體討論“五道大神”的犍陀羅源頭。史睿講演“媒體轉變時代的人文學術研究”,分析新媒體知識生產的原理與運用方式,討論新媒體知識的局限性與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榮新江講演“漫談敦煌文書與隋唐史研究”,討論敦煌文獻的原始史料性質,從公私文書、地方性文獻與民族語言文獻三個方面分析敦煌文書涉及的問題與研究現狀。

          會議暨講座為學者分享研究動態與最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提供平臺,對于拓展師生學術視野,推動學校中國古代史研究相關領域教學和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国产精品亚洲香蕉第五区_国产桃色无码精品视频下载_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_国产偷摄中国推油按摩富婆

          1. <td id="iz1s3"><option id="iz1s3"></option></td>